中共滨州医学院委员会党员“双培养”制度

发布者:李科震发布时间:2024-07-12浏览次数:16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建立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制度。

一、建立党员“双培养”制度的意义

(一)建立“双培养”制度,能充分提高党员素质,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实施在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和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 的“双培养”工作,有利于把优秀的人才、骨干人才吸引到党员队伍中来,能不断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得到有效改善,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建立“双培养”制度,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岗位上,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党员,热爱党的工作,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工作实际中,党员的地位得到认可,责任得到释放,优秀的岗位技能和业务技能充分得到发挥,向党组织靠拢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建立“双培养”制度,能有效解决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问题。实施“双培养”工程,是教师队伍建设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寻求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制度建设水平的新途径;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战略,让党员各有所专、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各有所为,实现职业化、专家型素质能力的提升目标;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和党组织,使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学校的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学校的发展活力。

二、学校推进“双培养”工作的措施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

1.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制度。积极吸收骨干教师参加党校培训和理论学习,逐步加深他们对党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党的基本宗旨、党的辉煌历史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党性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坚定政治立场,打好思想基础。

2.结合骨干教师的业务专长和思想状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政治教育培养和对他们的业务培养紧密结合。纠正其“业务发展是实,政治进步是虚”的错误认识,激发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政治学习热情。

3.在中青年骨干教师职称评聘、课题申报、评奖评优中强化思想政治考察,以此推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修养。

(二)增强骨干教师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心

各基层党组织对吸收骨干教师入党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要主动深入中青年骨干教师中,用符合中青年骨干教师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方法,并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组织他们参加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和鼓励广大党员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多贴近他们、关心和帮助他们。注重做好骨干教师的思想启发工作,在教学和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升级锻造,使骨干教师茁壮成长,帮助非党员骨干教师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最终成为一名师德高尚的党员名师。

(三)重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好榜样对广大群众具有非常现实、非常直观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可以使思想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因此,各基层党组织要营造良好的示范环境。通过邀请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党内关于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学习研讨活动,使优秀共产党员为人民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发中青年骨干教师对党组织的向往。要充分调动党内专家和学者教书育人的示范作用,鼓励他们在引导中青年骨干教师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关心其政治上的成长进步,以此不断增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政治意识。

(四)落实青年人才培养制度

针对青年党员教师群体,通过采取“引导-帮助-激励”的工作策略,利用支部大会、新老党员 “一对一”帮扶等渠道,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理论,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结合“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等评选工作,激励党员教师努力成长为骨干教师。针对教师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群体,在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海外访学研修和在职攻读博士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提供参与学校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机会,鼓励参与社会服务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培养,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思想过硬的卓越人才。

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双培养”工作制度落实的重要意义,结合各自学科专业发展和人才师资队伍工作实际,按照“一院一策”标准要求,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切实落实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