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学校第二轮选派挂职无棣县委副书记的“第一书记”赵景刚和沾化区大高镇的驻村“第一书记”杜春杰、邱方远、张士超,圆满完成两年帮扶任务后顺利返校。下午,学校在滨州校区举行“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总结座谈会。校党委书记车先礼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党委组织部、滨州附属医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车先礼首先代表学校党委对第二轮四位“第一书记”圆满完成帮扶任务表示祝贺。他指出,“第一书记”工作是省委抓党建、促脱贫的重要举措,是省委交给学校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两年来,四位“第一书记”牢记使命、扎根基层,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结合农村实际和群众需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抓党建,促脱贫,惠民生,全心全意为帮包村解难题办实事,圆满完成了任期目标任务,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党员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第一书记”通过驻村工作的开展,深入农村一线,切实了解到农村现状,直接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增进了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调查研究、处置突发事件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在基层担任职务、履行职能的良好作风,为学校宣传了形象,争得了荣誉。
他希望,四位“第一书记”回到工作岗位上后,要继续发扬“第一书记”的优良作风,把帮扶工作中学到的好作风、好经验带到学校来,把所学所得所悟应用到本职工作中,立足岗位更加努力地工作,创造新的业绩。要积极与第三轮“第一书记”沟通交流,做好传帮带工作。
座谈会上,“第一书记”工作组就两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了汇报。
前两轮“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开展四年来,我校选派的“第一书记”,在学校党委和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目标任务和精准扶贫要求,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抓好党建为基础,以“爱民、惠民、富民”为主线,开展爱民活动,积极协调落实各类扶贫资金1600余万元,实施惠民工程,开发强村富民项目,圆满完成了帮扶任务,受到了上级党委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其中1名同志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7名同志获得滨州市“抓党建、促脱贫”二等功,2名同志获得沾化区三等功。
日前,学校第三轮驻村“第一书记”正在深入走访,摸清社情民意、制定帮扶规划。下一步将根据规划,积极开展帮扶工作。